淄博市院前急救网络是2000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的十二件实事之一,2001年4月18日开通运行,由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和依托医院急诊科设置的51处急救站点组成,是全省第一个覆盖全市所有区县、城乡统一指挥调度的地市。作为全市院前急救工作的“发动机”,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按照“学习、团结、干事、干净、创新、担当、勤俭”的工作要求,以“一个目标定位”、“三个着力建设”、“六个务实推进”为工作总基调,实现了院前、院内、社会“三位一体”淄博急救率先发展,在日常急救服务保障、重大突发事件处置、急救网络建设、重点疾病救治、院前急救立法、信息化建设...
【详细】
主任:郭平
支部书记:张新明
副主任:房永锐
主任助理:袁海
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设五个职能科室
机构职能: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指挥、调度本行政区域内医院的急救资源,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危重病人途中监护,承担对民众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
自2001年开通以来,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共受理呼救电话370万余次,调度派车80.6万余次,救治病人73.3万余人次,平均接警反应时间3.54秒,平均调度时间58秒,累计处置三人及以上重大突发事件5040余起。
【吕伟华 讯】为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质控管理,优化、规范细节流程,着力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全面落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看病不求人、患者少跑
【杨彦茹 讯】为全面做好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形势,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积极开展“优环境、防疫情、保健康”爱国卫生运动系列活动:在单位电子显示屏滚动
——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组织职工健康体检【李文凤 讯】5月14日、15日,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退休老干部40余人进行了健康体检,为广大职工送上一份温暖、一份健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淹溺,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淹溺而丧失性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000人因
【刘彦 讯】为迎接淄博市“120”网络系统第七届急救技能大赛暨2019年全省(院前)急救技能大赛选拔赛,8月31日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在世博高新医院多媒体会议中心举办2019年全省急
为增强市民急救意识和能力,淄博市120面向公众常年免费开展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培训。旨为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大家急救意识,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公众培训热线:2793909,欢迎公
5b189ca849fdacf8e3b38d798d906a53.mp4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发扬光大;要通过学习弘
【张辉 讯】5月9日上午,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召开党风廉政教育报告会,邀请市纪委驻市卫计委纪检组组长陈思海作专题辅导报告,并与全体党员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报告会由郭平主任
【张雷 讯】骨性关节炎是指主要关节如膝、脊柱和髋等软骨退化。软骨本身没有神经,但当某一部分磨没了,骨头和骨头之间产生磨擦,因此就产生了疼痛;同时关节出现间隙狭窄,比如罗圈腿、X形腿或腿部受伤使受力不均匀,关
【吕伟华 讯】根据市卫计委《关于在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开展“健康服务月”活动的通知【淄卫办字(2018)263号】要求,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于下半年11月17日—12月16日和上半年5月19
【李灵霞 讯】6月30日上午,2020淄博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演练在山东久利化工有限公司举行。本次演练由淄博市应急局、市消防救援支队主办,临淄区人民政府协办。 本次演练
淄博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 2016年3月3日淄博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
2019年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两名全额事业编制工作人员(一名计算机网络工程人员,一名护理专业调度人员),9月11日开始报名。报名工作采取统一时间网上报名、网上初
【杨彦茹 讯】3月12日下午,在第42个中国植树节来临之际,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善德急救”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学雷锋、防疫情、保健康”环境大消杀、大清扫志愿服务活动。新冠疫
【袁海 讯】文明的目的是“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我们趋向文明,提倡文明,核心是为了生命。文明创建,利在长远,作为人民生命健康的“保护神”----120急救,扛起了“文明创建”的旗帜
李文凤说起城市120接线员,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淄博市技术能手、购彩平台急救指挥调度班班长吕文梅却用她“从事指挥调度工作15年共接警20多万
---《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淹溺,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淹溺而丧失性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000人因淹溺死亡,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则成为头号杀手。淹溺时,第一目击者在早期营救和复苏中发挥关键作用。临床证明,第一目击者和专业急救人员迅速而有效的抢救可以改变预后。
《共识》推荐意见:当发生淹溺事件,第一目击者应立刻启动现场救援程序。首先应呼叫周围群众的援助,有条件应尽快通知附近的专业水上救生人员或110、消防人员。同时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第一目击者在专业救援到来之前,可向遇溺者投递竹竿、衣物、绳索、漂浮物等。不推荐非专业救生人员下水救援;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不推荐跳水时将头扎进水中。在拨打急救电话时应注意言简意赅,特别要讲清楚具体地点。不要主动挂掉电话,并保持呼叫电话不被占线。
一旦将患者救出,应将患者置于平卧位。
如患者存在自主有效呼吸,应置于稳定的侧卧位(恢复体位),口部朝下,以免发生气道窒息。尽可能去除湿衣服,擦干身体,注意保暖,等待救护车到达。
如发现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第一目击者应首先开放气道,清理口鼻内的泥沙水草。尽快给予2-5次人工通气,每次吹气1s,确保能看到胸廓有效的起伏运动。然后开始30:2的胸外按压+人工通气,直至救护车到达或是病人恢复意识。如果有条件,尽快使用AED。
注意:不应为患者实施各种方法的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躯体或海姆立克氏手法(Heimlich maneuver )。淹溺患者出现心搏骤停不推荐单纯的胸外按压。如果不会复苏操作,可以在120指挥调度员指导下进行。
最后120郑重提醒:预防的意义永远大于处理方法。避免过饱、空腹、酒后、药后、身体不适者下水或进行水上活动;避免儿童、老年人、伤残人士单独接近水源;游泳前应做好热身、适应水温,减少抽筋和心脏病发作的机会;远离激流,避免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充气式游泳圈;如有可能,应从儿童期尽早开始进行游泳训练,并积极参加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技能学习。
Copyright@ www.zb120.cn 购彩平台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淄博市张店区南京路121号(市职防院5楼)邮编:255000邮件:120web@163.com
联系电话:0533-2300392技术支持: